Blogtrottr
MSN 新聞 - 生活新聞
MSN 新聞 - 生活新聞
北市、新北罕見下冰雹 史上第三次
Jun 4th 2013, 14:57

民眾:「好多喔。」民眾:「世界末日到、世界末日到。」民眾:「對啊。」

冰雹劈哩啪啦打在地上,大小跟手搖杯飲料裡的冰塊差不多大。民眾:「喔!好恐怖喔。」

4日下午的傾盆大雨夾雜著冰雹,不只路樹被吹打到攔腰折斷,壓垮交通號誌牌,還造成台北捷運忠孝新生站的手扶梯有室內小瀑布。

專家說,突如其來的暴雨和冰雹可以預警,但無法預測,如果夏天午後您突然感覺有一陣莫名的涼風吹來,就得小心了。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分析師林偉文:「這個風的感受是比較涼的,讓你突然有股清涼的感覺的時候,你的附近就有一個降雨系統就在你附近,那這個可能就會跑到你頭上來,讓你造成落湯雞的一個狀況。」

這是北市和新北市下冰雹的第三次紀錄,第一次是1979年3月16日,第二次是1998年7月2日,氣象局說,其實台灣常下冰雹,但都落在高山、海面或偏遠地區,沒人觀測到。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監賈新興:「看到整個對流胞的移動,是由這個西南區往這個東北方向的移動,是非常、非常的明顯,但是它移動速度還滿快的,所以整個那個發生的時間大概持續在10-20分鐘,或半小時之內然後就結束。」

根據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4日上午10點半到12點10分左右,雨最大的時候,溫度一下子從將近30度降到24度,溼度則從67%升高到80%。

賈新興:「超級胞的垂直空氣上升之後,我們有一個叫做下衝流,下衝流是它把高空溫度比較低的一個空氣,把它帶下,透過這種降雨的過程,把這個冷空氣、還有蒸發,把冷的空氣帶下來,所以就會有…,造成這個溫度明顯下降。」

從雷達回波來看,顏色越深代表對流越強,北投、士林、蘆洲,雨勢都不小,至於冰雹產生的原因,是靠近地表層有風切,空氣產生擾動,暖濕的氣流遇到不穩定帶被往上抬升,高空中水氣凝結變冰晶,當冰晶越來越大顆,空氣承受不了重量就會往下掉,如果在空中來不及溶化,掉到地表就成冰雹,目前國內相關的經費幾乎都花在颱風和梅雨降雨的研究上,冰雹相對較少,因此民眾只能多留意天氣變化。

【加入MSN 新聞粉絲團】

內容來源 : TVBS新聞 更新日期 : 2013/6/4 22:57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er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